年內首輪豬肉收儲啟動 養殖板塊應聲上漲
6月11日,A股生豬養殖板塊明顯上漲,其中正虹科技漲停,神農集團上漲超7%,牧原股份、東瑞股份、溫氏股份上漲超4%。
消息面上,6月9日,華儲網公告于6月11日開展中央儲備凍豬肉收儲,收儲數量為1萬噸,這也是年內第一輪豬肉收儲。
今年以來,生豬價格持續走低,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,6月第1周全國生豬平均價格14.78元/公斤,比前一周下跌0.4%,已連續六周下滑。
根據國家發展改革委發布的數據,截至6月4日當周,全國大中城市豬糧比價6.29∶1,與年初相比,豬糧比價已有明顯下降,今年1月8日當周為7.95∶1, 已連續5個月下滑,逐步臨近過度下跌情形三級預警線。
國投期貨認為,本次豬肉收儲政策與前期發改委會議政策意圖一脈相承,皆意在穩定豬價,提振信心,避免在未來生豬出欄壓力下豬價陷入低迷。未來市場關注重點在于養殖企業的執行力度、降重和出欄節奏,以及收儲政策是否延續。
目前,我國生豬養殖行業產能處于可控區間。農業農村部數據顯示,4月我國能繁母豬存欄量為4038萬頭,較去年同期增長1.3%,連續11個月維持在4000萬頭以上,較全國能繁母豬正常保有量目標的3900萬頭超出3.54%,處于綠色區域。近期有市場消息稱,多家頭部豬企接相關部門要求暫停能繁母豬擴產,行業產能有望得到控制。
從盈利情況來看,國家發展改革委數據顯示,截至6月4日當周,按價格及成本推算未來仔豬育肥模式的生豬養殖預期盈利為80.1元/頭,較今年年初的229.99元/頭的高點降幅超過65%。今年以來,生豬養殖預期盈利均值為83.21元/頭,遠低于去年279.42元/頭的均值,較低的利潤率亦有利于行業產能去化。
在生豬價格持續走弱的情況下,成本控制成為養殖企業最重要的課題之一。多家生豬養殖企業不斷優化成本,以提高利潤率,增強企業競爭力。如天康生物4月份的養殖成本為13元/公斤,商品豬銷售價格為14.32元/公斤,仍有明顯的盈利空間。
牧原股份在投資者互動平臺上表示,4月份生豬養殖完全成本在12.4元/公斤左右,公司將持續做好健康管理、種豬育種、營養研發、智能化等各方面的工作,逐步提升生產指標,降低養殖成本。
受首輪凍豬肉收儲消息影響,6月以來,生豬養殖個股普遍上漲,平均漲幅達到4.09%,跑贏滬深300指數超2個百分點。神農集團、正虹科技、牧原股份累計漲幅居前,分別達到17.89%、10.43%、9.74%,其中神農集團、牧原股份的股價均在6月11日創下年內新高。
從估值上來看,仍有部分概念股處于低位,生豬養殖板塊市凈率均值為2.66倍,天康生物、東瑞股份最新市凈率不足1.5倍,顯著低于行業平均水平。
天康生物主營業務包括生豬養殖、飼料、糧食收儲、農產品加工等。公司正積極開展出海業務,5月23日天康生物飼料事業部發運56噸高品質飼料產品前往烏茲別克斯坦,實現天康飼料國際業務的首批發貨,標志著天康生物飼料業務正式以自主品牌叩開國際市場大門。
從機構關注度來看,12股獲得5家及以上機構評級,牧原股份、溫氏股份、海大集團評級機構家數居前,分別為30家、27家、20家。根據機構一致預測,有10只個股2025年凈利潤有望實現增長,華統股份、新五豐、新希望、大北農預測凈利潤增長率在100%以上。
*本文轉載自網絡,如有侵權,請聯系刪除,電話:010-62990166*